分类目录归档:Java

JAVA中常用数据类型转换函数

虽然都能在JAVA API中找到,整理一下做个备份。

string->byte
Byte static byte parseByte(String s)
byte->string
Byte static String toString(byte b)
char->string
Character static String to String (char c)
string->Short
Short static Short parseShort(String s)
Short->String
Short static String toString(Short s)
String->Integer
Integer static int parseInt(String s)
Integer->String
Integer static String tostring(int i)
String->Long
Long static long parseLong(String s)
Long->String
Long static String toString(Long i)
String->Float
Float static float parseFloat(String s)
Float->String
Float static String toString(float f)
String->Double
Double static double parseDouble(String s)
Double->String
Double static String toString(Double d)

java中string类concat方法和+的区别

都可以将2个字符串拼接到一块,这一点2这功能相同。

以下代码的执行效果相同:

public class Document1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 (String[] args){
		
		String s1 = new String ("a");
		String s2 = new String ("b");
		String s3 = "c";
		String s4 = "d";

		System.out.printf("s1 + s2: %s\n",s1+s2);
		System.out.printf("s1 concat s2: %s\n",s1.concat(s2));

		System.out.printf("s3 + s4: %s\n",s3+s4);
		System.out.printf("s3 concat s4: %s\n",s3.concat(s4));

		System.out.printf("s1 + s3: %s\n",s1+s3);
		System.out.printf("s1 concat s3: %s\n",s1.concat(s3));
	}
}

但是 + 还可以将 字符串与非字符串(比如数字),拼接在一起,成为字符串。

要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,我们也可以从源码分析两者的区别,
concat是String方法,String重载了“+”操作符(提醒下:Java不支持其他操作符的重载)。

concat源码:

public String concat(String str) {      
	int otherLen = str.length();      
	if (otherLen == 0) {          
		return this;  
	} 
	char buf[] = new char[count + otherLen];  
	getChars(0, count, buf, 0);  
	str.getChars(0, otherLen, buf, count);  
	return new String(0, count + otherLen, buf);  
} 

源码中对String中+操作符的描述如下:

The Java language provides special support for the string concatenation operator ( + ), and for conversion of other objects to strings. String concatenation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StringBuilder(or StringBuffer) class and its append method.

简单的概括下:String本身是不变的对象,但是string的+号操作符是通过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(可以通过反汇编class文件,看到使用的StringBuilder来实现的。)

以上两个方法中都有开辟(new)以及销毁堆空间的操作,打大量的string操作导致效率很低。
所以在大量操作string字符串时,StringBuilder的append方法是最好的选择

java堆栈(转)

Java栈与堆

—-对这两个概念的不明好久,终于找到一篇好文,拿来共享

1. 栈(stack)与堆(heap)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。与C++不同,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,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。

2. 栈的优势是,存取速度比堆要快,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。但缺点是,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,缺乏灵活性。另外,栈数据可以共享,详见第3点。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,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,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。但缺点是,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,存取速度较慢。

3. Java中的数据类型有两种。

一种是基本类型(primitive types), 共有8种,即int, short, long, byte, float, double, boolean, char(注意,并没有string的基本类型)。这种类型的定义是通过诸如int a = 3; long b = 255L;的形式来定义的,称为自动变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,不是类的实例,即不是类的引用,这里并没有类的存在。如int a = 3; 这里的a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引用,指向3这个字面值。这些字面值的数据,由于大小可知,生存期可知(这些字面值固定定义在某个程序块里面,程序块退出后,字段值就消失了),出于追求速度的原因,就存在于栈中。

另外,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,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。假设我们同时定义:

int a = 3; 
int b = 3;

编译器先处理int a = 3;首先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引用,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3的地址,没找到,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,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。接着处理int b = 3;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,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,便将b直接指向3的地址。这样,就出现了a与b同时均指向3的情况。

特别注意的是,这种字面值的引用与类对象的引用不同。假定两个类对象的引用同时指向一个对象,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修改了这个对象的内部状态,那么另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也即刻反映出这个变化。相反,通过字面值的引用来修改其值,不会导致另一个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变的情况。如上例,我们定义完a与b的值后,再令a=4;那么,b不会等于4,还是等于3。在编译器内部,遇到a=4;时,它就会重新搜索栈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,如果没有,重新开辟地址存放4的值;如果已经有了,则直接将a指向这个地址。因此a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到b的值。

另一种是包装类数据,如Integer, String, Double等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包装起来的类。这些类数据全部存在于堆中,Java用new()语句来显示地告诉编译器,在运行时才根据需要动态创建,因此比较灵活,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间。 4. String是一个特殊的包装类数据。即可以用String str = new String(“abc”);的形式来创建,也可以用String str = “abc”;的形式来创建(作为对比,在JDK 5.0之前,你从未见过Integer i = 3;的表达式,因为类与字面值是不能通用的,除了String。而在JDK 5.0中,这种表达式是可以的!因为编译器在后台进行Integer i = new Integer(3)的转换)。前者是规范的类的创建过程,即在Java中,一切都是对象,而对象是类的实例,全部通过new()的形式来创建。Java中的有些类,如DateFormat类,可以通过该类的getInstance()方法来返回一个新创建的类,似乎违反了此原则。其实不然。该类运用了单例模式来返回类的实例,只不过这个实例是在该类内部通过new()来创建的,而getInstance()向外部隐藏了此细节。那为什么在String str = “abc”;中,并没有通过new()来创建实例,是不是违反了上述原则?其实没有。

5. 关于String str = “abc”的内部工作。Java内部将此语句转化为以下几个步骤:

(1)先定义一个名为str的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:String str;

(2)在栈中查找有没有存放值为”abc”的地址,如果没有,则开辟一个存放字面值为”abc”的地址,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tring类的对象o,并将o的字符串值指向这个地址,而且在栈中这个地址旁边记下这个引用的对象o。如果已经有了值为”abc”的地址,则查找对象o,并返回o的地址。

(3)将str指向对象o的地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一般String类中字符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。但像String str = “abc”;这种场合下,其字符串值却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存在栈中数据的引用!

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代码进行验证。

String str1 = "abc";
String str2 = "abc";

System.out.println(str1==str2); //true

注意,我们这里并不用str1.equals(str2);的方式,因为这将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。==号,根据JDK的说明,只有在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时才返回真值。而我们在这里要看的是,str1与str2是否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。
结果说明,JVM创建了两个引用str1和str2,但只创建了一个对象,而且两个引用都指向了这个对象。

我们再来更进一步,将以上代码改成:

String str1 = "abc"; 
String str2 = "abc"; 
str1 = "bcd"; 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+ "," + str2); //bcd, abc 
System.out.println(str1==str2); //false 

这就是说,赋值的变化导致了类对象引用的变化,str1指向了另外一个新对象!而str2仍旧指向原来的对象。上例中,当我们将str1的值改为”bcd”时,JVM发现在栈中没有存放该值的地址,便开辟了这个地址,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,其字符串的值指向这个地址。

事实上,String类被设计成为不可改变(immutable)的类。如果你要改变其值,可以,但JVM在运行时根据新值悄悄创建了一个新对象,然后将这个对象的地址返回给原来类的引用。这个创建过程虽说是完全自动进行的,但它毕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。在对时间要求比较敏感的环境中,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影响。

再修改原来代码:

String str1 = "abc"; 
String str2 = "abc"; 

str1 = "bcd"; 

String str3 = str1; 
System.out.println(str3); //bcd 

String str4 = "bcd"; 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== str4); //true 

str3这个对象的引用直接指向str1所指向的对象(注意,str3并没有创建新对象)。当str1改完其值后,再创建一个String的引用str4,并指向因str1修改值而创建的新的对象。可以发现,这回str4也没有创建新的对象,从而再次实现栈中数据的共享。

我们再接着看以下的代码。

String str1 = new String("abc"); 
String str2 = "abc"; 
System.out.println(str1==str2); //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。创建了两个对象。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。 

String str1 = "abc"; 
String str2 = new String("abc"); 
System.out.println(str1==str2); //false 

创建了两个引用。创建了两个对象。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。

以上两段代码说明,只要是用new()来新建对象的,都会在堆中创建,而且其字符串是单独存值的,即使与栈中的数据相同,也不会与栈中的数据共享。

6. 数据类型包装类的值不可修改。不仅仅是String类的值不可修改,所有的数据类型包装类都不能更改其内部的值。 7. 结论与建议:

(1)我们在使用诸如String str = “abc”;的格式定义类时,总是想当然地认为,我们创建了String类的对象str。担心陷阱!对象可能并没有被创建!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指向String类的引用被创建了。至于这个引用到底是否指向了一个新的对象,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考虑,除非你通过new()方法来显要地创建一个新的对象。因此,更为准确的说法是,我们创建了一个指向String类的对象的引用变量str,这个对象引用变量指向了某个值为”abc”的String类。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排除程序中难以发现的bug是很有帮助的。

(2)使用String str = “abc”;的方式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,因为JVM会自动根据栈中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。而对于String str = new String(“abc”);的代码,则一概在堆中创建新对象,而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,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,从而加重了程序的负担。这个思想应该是享元模式的思想,但JDK的内部在这里实现是否应用了这个模式,不得而知。

(3)当比较包装类里面的数值是否相等时,用equals()方法;当测试两个包装类的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时,用==。

(4)由于String类的immutable性质,当String变量需要经常变换其值时,应该考虑使用StringBuffer类,以提高程序效率。

printf 格式化输出符号详细说明

%a 浮点数、十六进制数字和p-记数法(C99)

%A 浮点数、十六进制数字和p-记法(C99)

%c 一个字符(char)

%C 一个ISO宽字符

%d 有符号十进制整数(int)(%ld、%Ld:长整型数据(long),%hd:输出短整形。) 

%e 浮点数、e-记数法

%E 浮点数、E-记数法

%f 单精度浮点数(默认float)、十进制记数法(%.nf 这里n表示精确到小数位后n位.十进制计数)

%g 根据数值不同自动选择%f或%e.

%G 根据数值不同自动选择%f或%e.

%i 有符号十进制数(与%d相同)

%o 无符号八进制整数

%p 指针

%s 对应字符串char*(%s == %hs == %hS 输出 窄字符)

%S 对应宽字符串WCAHR*(%ws == %S 输出宽字符串)

%u 无符号十进制整数(unsigned int)

%x 使用十六进制数字0f的无符号十六进制整数 

%X 使用十六进制数字0f的无符号十六进制整数

%% 打印一个百分号

%I64d

用于INT64 或者 long long

%I64u

用于UINT64 或者 unsigned long long

%I64x

用于64位16进制数据

①%:表示格式说明的起始符号,不可缺少。

②-:有-表示左对齐输出,如省略表示右对齐输出。

③0:有0表示指定空位填0,如省略表示指定空位不填。

④m.n:m指域宽,即对应的输出项在输出设备上所占的字符数。n指精度。用于说明输出的实型数的小数位数。为指定n时,隐含的精度为n=6位。

⑤l或h:l对整型指long型,对实型指double型。h用于将整型的格式字符修正为short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格式字符

格式字符用以指定输出项的数据类型和输出格式。

①d格式:用来输出十进制整数。有以下几种用法:

%d:按整型数据的实际长度输出。

%md:m为指定的输出字段的宽度。如果数据的位数小于m,则左端补以空格,若大于m,则按实际位数输出。

②o格式:以无符号八进制形式输出整数。对长整型可以用”%lo”格式输出。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“%mo”格式输出。

例:

main()

{ int a = -1;

printf(“%d, %o”, a, a);

}

运行结果:-1,177777

程序解析:-1在内存单元中(以补码形式存放)为(1111111111111111)2,转换为八进制数为(177777)8。

③x格式:以无符号十六进制形式输出整数。对长整型可以用”%lx”格式输出。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”%mx”格式输出。

④u格式:以无符号十进制形式输出整数。对长整型可以用”%lu”格式输出。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“%mu”格式输出。

⑤c格式:输出一个字符。

⑥s格式:用来输出一个串。有几中用法

%s:例如:printf(“%s”, “CHINA”)输出”CHINA”字符串(不包括双引号)

%ms:输出的字符串占m列,如果字符串本身长度大于m,则突破获m的限制,将字符串全部输出。若串长小于m,则左补空格。

%-ms:如果串长小于m,则在m列范围内,字符串向左靠,右补空格。

%m.ns:输出占m列,但只取字符串中左端n个字符。这n个字符输出在m列的右侧,左补空格。

%-m.ns:其中m、n含义同上,n个字符输出在m列范围的左侧,右补空格。如果n>m,则自动取n值,即保证n个字符正常输出。

⑦f格式:用来输出实数(包括单、双精度),以小数形式输出。有以下几种用法:

%f:不指定宽度,整数部分全部输出并输出6位小数。

%m.nf:输出共占m列,其中有n位小数,若数值宽度小于m左端补空格。

%-m.nf:输出共占m列,其中有n位小数,若数值宽度小于m右端补空格。

⑧e格式:以指数形式输出实数。可用以下形式:

%e:数字部分(又称尾数)输出6位小数,指数部分占5位或4位。

%m.ne和%-m.ne:m、n和”-”字符含义与前相同。此处n指数据的数字部分的小数位数,m表示整个输出数据所占的宽度。

⑨g格式:自动选f格式或e格式中较短的一种输出,且不输出无意义的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于printf函数的进一步说明:

如果想输出字符”%”,则应该在“格式控制”字符串中用连续两个%表示,如:

printf(“%f%%”, 1.0/3);

输出0.333333%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对于单精度数,使用%f格式符输出时,仅前7位是有效数字,小数6位.

对于双精度数,使用%lf格式符输出时,前16位是有效数字,小数6位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可变宽度参数

对于m.n的格式还可以用如下方法表示(例)

char ch[20];

printf(“%*.*s\n”,m,n,ch);

前边的*定义的是总的宽度,后边的定义的是输出的个数。分别对应外面的参数m和n 。我想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语句之外对参数m和n赋值,从而控制输出格式。

sublime2 配置java shell运行

最近学校一直在教java,老觉得别的IDE用的各种不爽,还是想用自己的Sublime,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方法,发现都是在sublime调试输出的,这样的缺点就是无法接受用户输入,所以我稍作改变,调用一个cmd出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1. 首先需要配置java的path环境变量

这个很好说,环境变量里配置就好了,如果不会自行百度。

2. 打开jdk的bin目录,新建runJava.bat,内容如下:

@ECHO OFF  
cd %~dp1  
ECHO Compiling %~nx1.......  
IF EXIST %~n1.class (  
DEL %~n1.class  
)  
javac %~nx1  
IF EXIST %~n1.class (  
ECHO -----------OUTPUT-----------  
start cmd /k "cd %~dp1&java %~n1"
)

3. 回到Sublime,打开菜单Preference,选择Browse Packages,找到java文件夹下的JavaC.sublime-build文件,打开编辑。

{
	"cmd": ["runJava.bat", "$file"],
	"file_regex": "^(...*?):([0-9]*):?([0-9]*)",
	"selector": "source.java",
	"encoding": "cp936"
}

4. 然后我们随便写一个需要用户输入的java程序,比如

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

public class Document2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 ( String[] args ){

		int number = 0;
		String week = "";

		Scanner input = new Scanner (System.in);

		System.out.print("Enter the 1-7:");

		while(input.hasNext()){
			number = input.nextInt();

			switch (number){
				case 1:
					week = "Mon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2:
					week = "Tues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3:
					week = "Wednes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4:
					week = "Thurs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5:
					week = "Fri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6:
					week = "Saturday";
					break;
				case 7:
					week = "Sunday";
					break;
				default:
					week = "Invalid number";
					break;
			}
			System.out.println(week);
		}
	}
}

4. 然后Ctrl+B运行
捕获